近期要闻

强磁场和极低温两种极端条件可同时兼备

强磁场科学中心极低温测试系统初步建成。尾部直径30.2毫米的低温杜瓦成功安装在32毫米孔径的水冷磁体上。科研人员在325毫开尔文温度条件下测试了ZrTe5单晶样品的输运特性随磁场的变化关系,磁场测试范围0-25T。这是国内首次稳态强磁场和极低温条件结合下的科学实验。

2014-05-09

强磁场科学中心对于II 型激酶药物开发认识研究取得进展

通过系统性分析目前已有的晶体结构数据、小分子抑制的选择性数据库,研究团队发现type II 类药物的选择性亦具有很大的变化性,其既可以有很高的选择性,也可以有较低的选择性,与type I 类药物相比,其并不必然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2014-04-30

论证专家组建议尽快启动“强磁场下材料物理与生命科学前沿问题” 创...

4月15日,由中科院和国家外专局联合资助的“强磁场下材料物理与生命科学前沿问题”创新国际团队项目通过专家组论证。专家组认为这是一支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合作密切的科技攻关团队,研究内容前沿且切实可行。项目的实施对加快我国强磁场下多学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致同意尽快启动该项目。

2014-04-18

我国最高强度稳态磁场创造新纪录:强磁场中心磁体产生35万高斯

4月16日,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传来激动人心的消息:5号水冷磁体(WM5)在电流36700安培的条件下,获得35万高斯稳态强磁场,这是我国迄今获得的最高强度的稳态磁场。

2014-04-17

《纳米快报》报道低维螺旋磁体研究新进展

强磁场科学中心田明亮课题组在低维螺旋磁体研究中取得新进展。3月21国际著名期刊《纳米快报》(Nano Letters)发表了杜海峰博士题为“在螺旋磁体MnSi纳米线中高度稳定Skyrmion态的研究论文,通过磁阻测量的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实验给出了一维MnSi纳米线中Skyrmion相 (S相)的相图并探讨了其稳定机制。

2014-03-25

强磁场科学中心开发出B细胞淋巴癌细胞抑制剂

近日,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刘青松研究员课题组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Nathanael S. Gray教授课题组针对B细胞淋巴癌细胞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抑制剂QL47,QL47可有效抑制在B细胞淋巴癌细胞中过度表达的BTK激酶,且其抑制增殖的作用远远强于其它BTK的抑制剂。

2014-03-05

王俊峰课题组获“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2013年杰出科研贡献奖”

2月17日,强磁场科学中心在全体研究员会议上向王俊峰课题组颁发了“2013年杰出科研贡献奖”。中心主任匡光力研究员宣读了关于对王俊峰课题组进行表彰的文件,中心首席科学家张裕恒院士向其颁发了证书和奖杯,全体研究员见证了并祝贺王俊峰研究员及其课题组取得的出色科研成绩。

2014-02-21

贾庆林考察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

11月8日上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考察了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学军、省政协主席王明方、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等领导陪同视察。

2013-11-11

“走进中国科学院 记者暑期行”活动走进强磁场科学中心

10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新京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中华儿女、菠萝科学奖策划人、新浪网、搜狐网、网易、果壳网、安徽日报等本地媒体20多位记者对强磁场科学中心进行了调研。

2013-10-28

强磁场科学中心近况介绍

目前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已经或即将创造多项世界记录,已经向用户开放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强磁场中心也建立起一支在稳态强磁场条件下开展多学科前沿探索研究的精干团队。

201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