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要闻

有机单晶PTCDA纳米线制备及其物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在有机单晶纳米材料制备及光、电特性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2015年9月21日英国皇家化学会出版期刊Nanoscale以“苝四甲酸二酐(PTCDA)纳米结构的制备、光学以及电学特性”为题在线发表该研究成果。

2015-09-23

SHMFF混合磁体外超导线圈热处理工作结束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40特斯拉级混合磁体由内水冷磁体和外超导磁体混合而成,其中外超导磁体设计研制中涉及诸多工艺问题,其中热处理工艺是其中重要一环。目前,外超导磁体所有线圈热处理工作完成。

2015-09-16

强磁场科学中心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资助

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科学装置联合基金获资助项目的公布,强磁场科学中心2015年集中受理期间申报的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类型项目结果均已揭晓,强磁场科学中心共有22项项目获得资助,资助率33.33%,获资助项目直接经费(不含间接经费)达1442万元,获批项数和获批项目总经费均创历史新高。

2015-09-02

稳态强磁场助力拓扑超导单晶研究取得新进展

强磁场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在拓扑超导单晶体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获得高质量的SrxBi2Se3单晶体,这种材料表现出高达91.5%的超导体积比,且该材料在空气中十分稳定。利用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对SrxBi2Se3单晶体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发现该材料在10特斯拉到35特斯拉磁场区间出现了周期性的量子振荡信号,给出了此体系存在拓扑保护表面态的证据。

2015-08-24

强磁场科学中心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取得进展

20日上午,在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的框架下,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瑞昇公司)作为药物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平台成立。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企业界等相关人士欢聚一堂,为新的技术转化载体的成立揭牌。

2015-08-21

强磁场中心在STIM1蛋白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王俊峰课题组与德州农工大学周育斌课题组、北京师范大学王友军课题组合作在STIM1蛋白的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Inside-out Ca2+ signalling prompted by STIM1 conformational switch”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2015-07-23

强磁场中心在磁场诱导的有机半导体生长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最近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人员采用强磁场诱导手段,成功地实现了新型高性能半导体聚合物薄膜的结构调控并显著提高其电荷传输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在著名的学术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

2015-07-23

强磁场中心研发出“一箭双雕”新型B-细胞淋巴瘤抑制剂

B细胞淋巴瘤是起源于B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强磁场中心联合国外相关科研人员,通过理性设计研制出一种新型抑制剂——QL-X-138,这种抑制剂可同时作用于引起B-细胞淋巴瘤的两种激酶:BTK激酶和MNK激酶,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效果。

2015-07-16

《纳米快报》报道单轴各向异性可稳定一维纳米线中的Skyrmion相

强磁场中心薛飞研究员与瑞士巴塞尔大学Martino Poggio教授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金松教授在Nano Letters(纳米快报)期刊联合发表研究文章。文章标题为“Stabilized Skyrmion Phase Detected in MnSi Nanowires by Dynamic Cantilever Magnetometry”。研究表明单轴各向异性可以稳定一维纳米线中的Skyrmion相。

2015-07-16

最新研究可能为FLT3-ITD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找到治疗药物

Nature 旗下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白血病》(Leukemia)于7月3日在线发表了强磁场科学中心刘青松研究员课题组和刘静研究员课题组的相关联合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Ibrutinib selectively targets FLT3-ITD in mutant FLT3-positive AML”,报道了Ibrutinib治疗FLT3-ITD阳性AML的研究结果。

201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