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要闻

强磁场中心召开国际精准医疗研讨会暨磁共振生命科学部2015年会

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召开国际精准医疗研讨会暨磁共振生命科学部2015学术年会。本次年会由刘青松研究员和刘静研究员带领的药物学团队承办,与国际精准医疗研讨会共同举行。本届年会吸引了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匹兹堡大学和韩国釜山大学多位教授的参加,海外专家和部内各课题组科研人员共聚一堂交流最新研究内容、探讨学科发展前沿。

2015-12-22

刘青松老师AML抑制剂研制.jpg

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发出新型急性白血病(AML)抑制剂

中心药物学团队通过理性设计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LT3靶向抑制剂CHMFL-FLT3-122。该抑制剂对AML中的FLT3-ITD阳性的FLT3激酶自磷酸化及下游信号通路具有较好抑制作用(pFLT3-ITD: EC50<30nM),并且能有效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能够诱导此类细胞凋亡。在临床前动物实验中,该化合物可以有效的阻滞FLT3-ITD突变肿瘤在小鼠体内的增长。

2015-12-11

陈仙辉杜江峰当选院士.jpg

强磁场科学中心双聘研究员陈仙辉杜江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2月7日,中国科学院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正式对外公布,强磁场中心双聘研究员陈仙辉、杜江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12-08

fig2-附件.jpg

锰氧化物相分离实空间观测取得重要进展

中科院强磁场中心和中科大微尺度实验室的陆轻铀课题组与吴文彬课题利用自制的20T超导磁体中的磁力显微镜,在一类受各向异性外延应力调控的相分离锰氧化物薄膜中,发现了丰富的相分离行为。相关工作以标题为“Evolution and Control of the Phase Competition Morphology in a Manganite Film”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6:8980)。

2015-11-30

20151125_12073611.jpg

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制出固体核磁共振静态探头

通过引入交叉线圈、平衡电路、以及阻抗匹配网络优化技术,强磁场科学中心王俊峰研究员课题组毛文平博士研制出了一种600 MHz固体双共振静态探头。

2015-11-26

WM3达到19.55T附件.jpg

200毫米口径水冷磁体产生最大磁场强度19.55T

近日,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三号水冷磁体在输入39500安培电流时,产生19.55特斯拉磁场强度。此磁体口径为200毫米,目前19.55特斯拉是此口径下所能产生的最大磁场强度。

2015-11-02

斯格明子-附件.jpg

强磁场中心在拓扑磁斯格明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斯格明子是近几年才发现的新型拓扑纳米磁结构,在低能耗高密度磁存储器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备受关注。强磁场科学中心田明亮研究组的杜海峰副研究员率先研究了纳米条带中S的形成与运动规律,相关的实验结果于10月9日以标题为“Edge-mediated skyrmions chain and its collective dynamics”在线发表于Nature 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2015-10-12

刘青松老师附图.jpg

“老药”依鲁替尼另一新适应症:EGFR突变型的非小细胞肺癌

强磁场科学中心刘青松研究员课题组、刘静研究员课题组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陈良研究员课题组联合研究发现,“老药”依鲁替尼另一新适应症:EGFR突变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此发现为精准医疗时代个性化精准靶向用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奠定了基础。

2015-09-30

韩玉岩nano scale附件.jpg

有机单晶PTCDA纳米线制备及其物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在有机单晶纳米材料制备及光、电特性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2015年9月21日英国皇家化学会出版期刊Nanoscale以“苝四甲酸二酐(PTCDA)纳米结构的制备、光学以及电学特性”为题在线发表该研究成果。

2015-09-23

D线圈热处理完成.jpg

SHMFF混合磁体外超导线圈热处理工作结束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HMFF)40特斯拉级混合磁体由内水冷磁体和外超导磁体混合而成,其中外超导磁体设计研制中涉及诸多工艺问题,其中热处理工艺是其中重要一环。目前,外超导磁体所有线圈热处理工作完成。

201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