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风景秀丽的科学岛,2008年4月30日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依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管理(科发人教字〔2008〕133号),其前身是2005年12月20日成立的“合肥强磁场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中心目标:发展强磁... 更多简介 +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teady High Magnetic Field Facility,简称SHMFF)是国家发改委支持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SHMFF法人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项任务以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为依托完成... 更多简介 +
在蛋白质中存在多种非共价相互作用协同工作进而稳定蛋白质结构及实现蛋白质的功能。其中,范德华作用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作用力,但定量测量十分困难。跨范德华力的J-耦合常数的检测为研究范德华力提供了新的信息,虽然已经有相关理论研究报道,但在蛋白质中的直接检测还未能实现。青岛能源所蛋白质设计研究组发展了一种新的核磁共振方法,通过检测蛋白质甲基基团碳原子与其它脂肪族侧链碳原子之间的跨范德华力的J-耦合常数。首次实现了对蛋白质中范德华作用的定量解析。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杂志上(JACS 2018,140: 3194.)
该研究以IgG结合蛋白质GB3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甲基进行[13C, 1H]选择性标记(对其它氨基酸进行[13C, 2H]标记),设计HMQC实验脉冲序列,利用其较长的径向弛豫时间来实现磁化矢量从甲基碳原子到脂肪族侧链碳原子上的传递(图1),从而实现跨范德华力的JCC-耦合常数测量(数值在~0.1-0.6 Hz之间)。进一步的量子力学计算表明,跨范德华力的JCC-耦合常数与范德华力的交换互斥力组分正相关(另一重要范德华力组分是色散作用力)。
该工作首次实现了蛋白质跨范德华力的JCC-耦合常数测量,并对其来源机制进行了解析,为证明蛋白质中范德华作用存在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也为理解分析蛋白质中的非共价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上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蛋白质设计研究组姚礼山研究员主持完成,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部分实验在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核磁共振谱仪系统上完成。
蛋白质内部跨范德华力的JCC-耦合常数测量
© 1996 - 2025 强磁场科学中心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1008号-11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路350号 邮编:230031 电话:0551-65591149 传真:0551-65591149 邮箱:chmfl@hmfl.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