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超导电性的探索与研究的黄金年代。1981年合成了有机超导体,1986年缪勒和柏诺兹发现了一种成分为钡、镧、铜、氧的陶瓷性金属氧化物LaBaCuO4,其临界温度约为35K (-238℃)。由于陶瓷性金属氧化物一般来说是绝缘物质,因此这个发现意义非常重大,他们获得了198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7年在超导材料的探索中又有新的突破,美国休斯顿大学物理学家朱经武小组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等人先后宣布制成临界温度约为90K (-183℃)的超导材料YBCO。
1988年初日本宣布制成临界温度达110K的Bi-Sr-Ca-Cu-O超导体。至此,人们终于实现了液氮温区超导体的梦想,实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这类超导体由于其临界温度在液氮温度77K (-196℃)以上,因此被称为高温超导体。
自从高温超导材料发现以后,一阵超导热席卷了全球。科学家还发现铊系化合物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可达125K (-148℃),汞系化合物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则可达135K (-138℃)。如果将汞置于高压条件下,其临界温度将能达到难以置信的164K (-109℃)。1997年,研究人员发现,金铟合金在接近绝对零度时既是超导体同时也是磁体。1999年科学家发现钌铜化合物在45K (-228℃)时具有超导电性。由于该化合物独特的晶体结构,它在计算机数据存贮中的应用潜力将非常巨大。
这些令人鼓舞的发现激发了科学家进一步探索超导理论和至今为止依然没有被人发现的新型超导材料的兴趣和决心,并且为了对自然界有更深的认识和超导技术应用的美好前景,一定会有更多有志者投身于超导事业中。
© 1996 - 强磁场科学中心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01008号-11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路350号 邮编:230031 电话:0551-65591149 传真:0551-65591149 邮箱:chmfl@hmfl.ac.cn